《南方有喬木》劇照 片方供圖
從1998年到2018年,網絡文學在中國走過了20年的歷程,從最初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到現(xiàn)在的《三體》等,日漸規(guī)范的網絡文學不僅變革了書寫和閱讀方式,還成為影視劇的創(chuàng)作源頭。以近日熱播的電視劇來看,《南方有喬木》《一路繁花相送》均改編自網絡文學,而此前大熱的《瑯琊榜》《歡樂頌》等背后都有網絡文學的身影,尚未播出的《如懿傳》《不負如來不負卿》等也改編自紅極一時的網絡小說。在這股潮流之下,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劇,又有哪些值得總結和思考的現(xiàn)象?
網絡文學成為重要取材地
昨天下午,作為“中國網絡文學20年研討會”重要內容之一的“中國網絡文學20年20部作品”名單在上海市作協(xié)大廳發(fā)布,而整個榜單20部作品中已有多部被搬上熒屏或即將搬上熒屏,包括《鬼吹燈》《步步驚心》《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斗破蒼穹》《悟空傳》等。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網絡文學已經逐漸成為影視劇的重要取材地。
事實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經出現(xiàn)過一次文學改編影視的熱潮。影視與文學大規(guī)模碰撞的火花,綻放出特殊的合作模式與商業(yè)潛力。時過境遷,當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的浪潮又一次來臨之時,領軍者搖身變成了網絡文學。
西安一位影視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強勢IP的網絡小說擁有龐大的書迷粉絲,為改編后影視作品提供了收視保障。以電視劇《如懿傳》為例,其原著小說持續(xù)暢銷,被書迷追了五年,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尚未開拍,就已問鼎過多個“最希望被改編成影視劇的網絡小說”榜單。有這么好的群眾基礎,自然也容易拿到投資、邀請到優(yōu)秀的演員,所以《如懿傳》從拍攝之日就備受關注,至今依然引得觀眾翹首以待。
改編作品也頻頻被指毀原著
然而越是經典的文學作品,被改編的容錯率就越低,被“封神”的網絡小說也是同理。網絡文學雖然為影視劇提供了巨大的改編源頭,但影視劇公司同樣也承擔著高風險。雖然有《瑯琊榜》《甄嬛傳》這樣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但也有一批根據網絡小說改編的作品被網友批得“體無完膚”?!肚嘣浦尽贰稉裉煊洝贰侗I墓筆記》等都被書迷評價“毀了原著”。
“毀原著”的改編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作品從設定到故事情節(jié)的改動極大、面目全非,更像是借IP之名完成的一次衍生創(chuàng)作,譬如《擇天記》《盜墓筆記》就是這種情況;第二種情況則是人物形象的崩壞,將小說原著中血肉飽滿的人物扁平化、臉譜化,《杉杉來了》就被觀眾質疑因選角問題致使人物臉譜化;還有影視劇的粗制濫造,如此前備受觀眾質疑的摳圖問題,也是導致網友不認可的原因。
從關注愛情到關注社會
網絡文學發(fā)展20年,有優(yōu)秀的作品出現(xiàn),但不可否認,也出現(xiàn)了一批不那么嚴謹?shù)淖髌罚绱饲帮L靡網絡的修仙、靈異、玄幻、穿越的作品。如果說前幾年,電視劇出品方更多選擇一些大熱的網絡小說,因為更考慮到這類小說“自帶流量”,但近兩年則呈現(xiàn)了一個全新趨勢,就是改編劇也開始關注社會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網絡小說改編為電視劇的主要目標人群在“85后”到“95后”之間,因為這個年齡段人群的成長伴隨了網絡和網絡文學的興起,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作品也主要迎合這部分人的品位,他們喜歡什么就拍什么。隨著“85后”到“95后”人群的成長,他們也開始結婚生子,面臨生活、工作種種壓力,他們關注的問題也從愛情到社會各個方面,未來可能還會更多關注政治和經濟問題,改編劇類型也會隨之變化,《南方有喬木》等關注青年創(chuàng)客就是一個最好的說明。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