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等一系列政策出臺,像一塊大石頭落進小池塘,讓教培行業(yè)原本不為人知的暗流涌動逐漸浮出水面。
8月31日,巨人教育發(fā)布公開信稱,由于經營困難,秋季將無法繼續(xù)向學員提供教學,可能也無法滿足退費要求。
這家成立27年之久的老牌教育機構沒能撐到9月開學。1994年7月,巨人教育成立,僅比新東方小一歲,面向5-18歲青少年提供全學科培訓課程。27年里,有著“教培黃埔軍校”之稱的巨人教育,為行業(yè)輸送了大量人才,比如高思教育集團董事長須佶成、豆神大語文創(chuàng)始人竇昕、優(yōu)才教育創(chuàng)始人胡迪等都是從巨人教育核心崗位走出來的。如今,市場對它的倒地唏噓不已。
公開信中,巨人教育向家長和學生提供了四種轉課方案,包括轉課至高思教育、核桃編程、童程童美、溢米輔導等。
9月3日上午,時代周報記者來到位于北京中關村大街49號巨人教育學校的報名大廳,現場有數十位前來咨詢轉課退費事宜的家長。現場員工向記者透露,目前大部分巨人家長已完成登記。
但該員工同時表示,對登記人數、要求退費人數和退費時間的整體統計不清楚?,F場一位要求轉課的家長表示,他已經登記四次,但相應機構仍無工作人員與其取得聯系。而據媒體報道,目前巨人教育登記退費的家長已達上萬人,但都沒有拿到具體退費時間表。
退費困難,或成為巨大的遺留問題,這種情況不單單在巨人教育出現。此前的8月12日,知名英語培訓機構華爾街英語傳出破產消息,其線下門店陸續(xù)關停。時代周報此前調查中發(fā)現,僅華爾街英語京穗兩地,學員自發(fā)統計涉退費金額高達5600萬元。
轉課時、賣教材,退費遙遙無期
“我們就覺得巨人是老牌機構,才把孩子送到這來的,誰想到突然就倒了。”巨人教育學員家長劉芳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時代周報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有巨人教育的員工正不斷將各類書籍搬進報名大廳。
劉芳向記者透露,里面是各種教材和英文繪本等,家長可以用賬戶余額購買。“賬戶里僅剩幾百塊的,可能就買幾本教材回去了,像我們這種大額的就得想別的辦法。”劉芳說。
劉芳在去年給孩子報了240課時的一對一課程,未完成課時費用還有十萬元左右。
巨人教育官方微信在8月31號發(fā)布的《致巨人學員的一封信》中表示,高思教育秋季班課的課程全部向巨人教育學員開放,高思教育公益承接巨人班課學員2021年秋季未消耗的4次課。
目前,巨人教育已與核桃編程、童程童美、溢米一對一等機構協商承接巨人學員未完成課程。記者在巨人教育報名大廳現場發(fā)現,有員工專門為家長直接對接高思教育。
但部分家長對巨人教育的處理并不認同,多位學員家長向記者表示,目前高思只能承接四個課時,遠遠不抵自己賬戶余額。
“現在家里人也埋怨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解釋這件事。”學員家長李莘莘說,她的孩子已經在巨人教育上課9年了,目前賬戶里還有8000元左右,“巨人教育的態(tài)度我們無法接受。”
另一位學員家長王媛媛向記者透露,很多家長對轉課到溢米一事有所顧慮。“它同巨人教育一樣,也是精銳教育旗下的品牌,巨人教育都倒了,他們公司又在上海,我們不敢信任。
校區(qū)倒閉人去樓空,員工工資無法發(fā)放
時代周報記者在現場獲知,目前接受咨詢的報名大廳租約到期,9月16號后或將換到其他校區(qū)辦理業(yè)務。
有知情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巨人教育多處校區(qū)的租約都早已到期,并且沒有資金再進行續(xù)租,這或許從側面也證實了,其資金鏈斷裂的現狀。
8月10日,巨人教育曾在內部發(fā)布《致全體員工的一封函》,信中稱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合規(guī)治理和業(yè)務轉型多方的壓力下,導致經營暫時陷入困境;經董事會慎重研究決定,在轉型方案確定前暫緩一切支出行為。8月11日,巨人教育董事、CEO羅沫鳴向公司員工表示,精銳教育決定不再對巨人網校投入資金;目前公司沒有辦法正常發(fā)放薪資。據媒體報道,目前巨人教育資金缺口達3000萬。
三年前,巨人教育被美股上市公司精銳教育(ONE.N)全資收購。精銳教育的“愛莫能助”,源于其自身也陷入困境。
財報顯示,2020財年,受疫情影響,精銳教育虧損達7.25億元;2021財年上半年,雖然業(yè)績有所復蘇,虧損同比減少213.21%,但仍凈虧損3.32億元。此外,公司資產負債率由2019財年Q4末的80.94%上漲至2021財年Q2末的97.94%。
據WIND數據,自2018年6月4日達到16.00美元的高點后,精銳教育股價一路下跌。
8月4日,精銳教育收到紐交所發(fā)出的退市警示函,若連續(xù)30個交易日內普通股最低交易價低于每股1美元,則面臨退市風險。截至9月3日收盤,精銳教育股價為0.50美元/股,已連續(xù)超20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美元。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董圣足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在線教育機構都在大量地引進風投資金,不斷地在擴張規(guī)模,一旦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后續(xù)的資金風投跟不進,那么就容易發(fā)生資金鏈的崩潰。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洶涌而至,導致大量線下培訓機構出現嚴重的資金問題,影響持續(xù)至今。很多機構直到宣布停課前,仍在擴張校區(qū)、推銷課程。
據現場家長透露,巨人教育大柳樹校區(qū)、望京校區(qū)前不久才剛剛裝修完畢。包括李莘莘在內的多位學員家長表示,7月份巨人教育的銷售人員還在向其推銷課程,而彼時巨人教育已進入停課倒計時,部分員工薪酬已停發(fā)。
預付款平臺推出,資金鏈壓力進一步加大
時代周報記者從眾多教培機構倒閉事件中總結,不少機構在宣布破產或者倒閉之前,都曾不遺余力的提高續(xù)費,以期充足企業(yè)自己的現金流。
某早教中心加盟商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線下教培機構對現金流的要求很高,所以預付費機制,是保證機構現金流很重要的方式。另一位從業(yè)者也表示,“預付費”機制,通過宣傳“多買有優(yōu)惠”等方式引導家長充值購買大量課時,這是通用的手段。
但在費用收取后,或因培訓機構自身原因(如資金短缺、租賃場地變更等)無法繼續(xù)經營,或因培訓對象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從而引發(fā)糾紛。
上述從業(yè)者透露,去年開始,疫情原因導致線下教培機構暫停教學,而疫情緩和后,很多機構賬面現金已無力維持教師開支和場地租金,“停課的時候機構是在空轉,相當于沒有收入,但成本開支幾乎沒有縮減,房租幾乎沒有減免過。”
家長認為自己交的錢是預付費,而企業(yè)則認為這筆資金是收入而非負債,當現金流出現問題時,家長、教師、企業(yè)三方都會問同樣的問題:錢去哪了?
董圣足認為,行政監(jiān)管部門,實際上在對機構進行備案的時候,要把預收費管理作為一個重要的方面,防范風險。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2021年1月14日,北京石景山區(qū)教委官方微信發(fā)布“石景山區(qū)預付式消費信用監(jiān)管和服務平臺”校外培訓機構注冊名單,首批51家校外培訓機構被納入預付費監(jiān)管平臺,接受實時監(jiān)管。
隨后的5月,北京教育委員會、北京市地方金融監(jiān)督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營業(yè)管理部、北京銀保監(jiān)局四部門聯合發(fā)布了《北京市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管理辦法》,要求機構預收學員培訓費的須采用銀行存管模式開展資金監(jiān)管,機構應將必要的交易信息提供至存管銀行。
截至9月1日,北京已有12區(qū)教委公布首批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白名單同時公示了各機構監(jiān)管銀行及賬戶信息。
上述預付費平臺管理辦法,對解決“退費難”問題等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家長跟機構簽訂合同后,將預付款打入預付費平臺,機構只能在每次上完課后,經過學員確認,當此的學費才能被劃入機構的賬戶里。作為一個第三方平臺,它有效的控制了資金的走向,但“搶走”資金池,可能對于培訓機構的資金鏈更為雪上加霜。
上述業(yè)內人士表示,隨著辦法的落實,短期內可能還會有機構倒閉,行業(yè)洗牌將加速。“以前有預付費的資金池,現在上一節(jié)課才能拿回一節(jié)課的錢,教培機構短期內會在現金流方面面臨壓力。”
但他同時表示,長期來看,有實力、優(yōu)質的機構會慢慢脫穎而出。“這樣行業(yè)會更健康,家長也更放心。”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