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出租賬號陷入不正當競爭、網絡刷單擾亂正常競爭秩序……9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十件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從民生領域到高新技術,最高法正加速推進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裁判標準的統(tǒng)一和裁判規(guī)則的明晰。值得注意的是,十件案件中,三件都與互聯網有關。數字經濟健康有序發(fā)展之下,平臺經濟的規(guī)范事關重大。
互聯網成為“重災區(qū)”
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據介紹,2018年至2020年,全國法院共新收一、二審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14736件,審結13946件,年均增幅達18%;新收一、二審壟斷民事案件158件,審結189件(含舊存),年均審結超60件。
對于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的區(qū)別,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高同武介紹,反壟斷法關注的是排除或限制競爭的行為,其目的是保障企業(yè)有自由參與市場競爭的權利,提高經濟效率和消費者的社會福利。而不正當競爭行為則是指經營者采用欺騙、脅迫、利誘以及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和公平競爭慣例的手段從事市場交易。壟斷是一種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行為,不正當競爭則是一種競爭行為。
具體到當天發(fā)布的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林廣??偨Y稱,這些案例覆蓋面廣,既涉及供水服務等民生領域,也涵蓋標準必要專利等高新技術領域。既包括傳統(tǒng)的侵害商業(yè)秘密、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不正當競爭、壟斷行為,也及時回應了網絡刷單、視頻屏蔽廣告等新類型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認定問題。
在北京卓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志峰看來,民生領域是與消費者日常生活最為貼近的領域,而高科技領域由于新形勢新情況更多,與法律滯后性經常會存在矛盾,不正當競爭和壟斷行為可能更加隱蔽、更難判斷,處理難度相對較大,也是競爭法高度關注的區(qū)域。
而在十件典型案件中,三件與互聯網有關的情況也引發(fā)了關注。例如本次發(fā)布的“愛奇藝賬號”分時租賃案,在充分關注消費者整體福祉是否受到損害、市場活力是否受到影響的前提下,最高法認定分時租賃賬號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人們關于眾多商品和服務的線上消費習慣已逐步形成,諸多互聯網平臺上也隨之擁有了較大規(guī)模的用戶群和商戶群,進而導致該領域更容易產生糾紛。互聯網領域的“跨界競爭”“生態(tài)競爭”“注意力競爭”“流量競爭”等特點,使得看似不同領域的互聯網企業(yè)之間也可能“擦槍走火”,產生沖突。
“互聯網領域規(guī)模經濟、范圍經濟特征明顯,容易在細分領域產生市場份額相對較大的經營者,引發(fā)相關利益主體提起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訴訟案件。”安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宋迎律師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
在回答北京商報記者提問時,林廣海也提到,針對暗刷流量、公用企業(yè)壟斷等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市場競爭行為,人民法院積極探索裁判規(guī)則,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打擊惡意競爭,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
司法解釋加速推進
隨著各方出手整治,互聯網領域的不正當競爭“野蠻生長”的態(tài)勢受到遏制,但相關法律仍存缺口。林廣海透露,目前正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司法解釋,就數字經濟領域商業(yè)道德的認定、流量劫持行為、互聯網干擾行為、惡意不兼容行為以及數據權益保護等多個熱點難點問題,都作出了專門規(guī)定。
數字經濟具有虛擬性、外溢性等特征,這給數字經濟時代平臺經濟反壟斷工作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高同武解釋稱,平臺經濟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一種重要的經濟組織形式。在發(fā)展過程中,具有聯結多邊用戶、媒合多方網絡組織等特點,且其具有雙邊市場的特點——輕資產運作、進入門檻低、容易進行業(yè)務擴張,加上交叉網絡效應、自網絡效應和數據集中的優(yōu)勢,從而容易產生壟斷和不正當競爭現象。
而在數字經濟時代,壟斷或不正當競爭行為也出現了新的特征。孫志峰提到,首先是市場競爭激烈,高集中度和高競爭度并存。其次不正當競爭和壟斷行為依賴于高新技術,可能與法律滯后性會形成矛盾,非常考驗裁判者的能力。最后假借技術中立規(guī)避不正當競爭和壟斷等違法后果,手段更加隱蔽,判定難度相對較大。
在他看來,司法解釋立足于互聯網經濟發(fā)展現狀,對原來經驗進行充分總結和挖掘,梳理實踐中的部分爭議,撥亂反正,統(tǒng)一裁判尺度,更有利于社會和公眾形成穩(wěn)定的法律預期。
“若要充分有效發(fā)揮互聯網領域反壟斷司法的作用,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明晰反壟斷民事訴訟相關規(guī)則。此外,民事訴訟領域容易產生濫訴情況,為保障數字經濟健康有序發(fā)展,避免濫訴導致的司法資源的浪費和對我國數字經濟整體發(fā)展的不利效果,可以考慮創(chuàng)建防范互聯網領域反壟斷民事訴訟濫訴情形的機制。”宋迎補充稱。
那么企業(yè)要如何面對強監(jiān)管風暴?宋迎提到,各類平臺經濟企業(yè)需要緊密跟進監(jiān)管新規(guī)、監(jiān)管趨勢和動態(tài),對各業(yè)務線進行有針對性的、全面的合規(guī)梳理和風險排查。對待新業(yè)務模式或業(yè)務安排,提前做好反壟斷合規(guī)評估和風控工作。同時,鑒于企業(yè)的反壟斷風險同自身市場力量以及市場競爭格局變化息息相關,平臺經濟企業(yè)的反壟斷合規(guī)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即可,需持續(xù)進行。
關鍵詞: 強監(jiān)管 反壟斷 互聯網領域 數字經濟發(fā)展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