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繼“佛媛”之后又出現“病媛”一詞,網紅們穿著病號服,化著精致的妝容,甜美地在醫(yī)院病床上躺著。介紹則聲稱自己患癌癥、抑郁癥等疾病,但過幾天便稱痊愈。其中有位“網紅”自稱同時患多種疾病,多次手術,卻依然不忘精美妝容和激情“帶貨”。(據9月28日《健康時報》)
首先,大家并不是抱有某種偏見,覺得人生病了就一定要灰頭土臉,沮喪頹廢,如果生病了,住院了,手術了,在不影響健康恢復,遵守醫(yī)囑的前提下,能夠保持外貌整潔漂亮,心態(tài)積極健康,其實是特別好的一件事,也是人們所喜聞樂見的。
但是所謂的“病媛”卻并非如此。她們之中有不少人,雖然發(fā)出的圖片是自己生病住院的圖片,但是表達重點卻并不在于如何治療和與病魔抗爭,而是快速痊愈,并且開始分享恢復健康的心得,接下來才是正題——帶貨。最常見的,就是術后疤痕修復帖,功效神奇的保健品等等,由于這些女孩兒都挺漂亮,之前也積累了一定的粉絲基礎,再加上生病本身讓人憐惜,身體力行的“自用”又顯得很有說服力,于是不少粉絲紛紛下單支持。
但是這些貨本身怎么樣呢?熟悉這個套路的人應該都知道,正規(guī)的醫(yī)療產品都是需要銷售資質的,而很多打擦邊球的保健用品,往往是在宣傳上天花亂墜,效果上一言難盡,如果盲目購買,就很有可能會上當受騙,而且關乎醫(yī)療保健的藥品,更不能隨便使用,否則對健康造成什么損傷,后果就更加嚴重了。
在醫(yī)院化妝擺拍,編造故事,博關注吸粉帶貨,當然是非常沒有道德、缺乏敬畏的行為;但即便是真的生病了,如果借此由頭,在網絡上推薦未經權威機構認證的產品,或是夸大保健品的治療功能,也同樣是涉嫌虛假宣傳,擾亂網絡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問題的癥結并不在于是不是生病,是不是化妝,而是社交電商中說謊作秀、亂象叢生的老毛病。
社交電商的“注水營銷”幾乎是天生痼疾,凡涉及帶貨,必然就面臨要吸粉,一旦要吸粉,就可能出現各種“神奇”的博眼球方式。不限男女老少,無論在病房佛堂,人一旦為名利所惑,就無法保持理智,變得沖動。而且,在社交網絡的傳播方式加持之下,這種“沖動”往往是勢頭生猛,排山倒海,按下葫蘆浮起瓢,不但潛藏了巨大的消費隱患,還可能滑向“傳銷”的深淵。
“媛”,本有美女之義,不僅是外在之美,更有心靈之美,氣韻之美。而美的底色在于真,一旦失真,再怎么涂脂抹粉,也美不起來。我們不希望一些投機取巧、坑蒙拐騙的不良行為,污染了原本美好的詞語,更不愿看到社交平臺變成泥沙俱下的“韭菜田”。
社交電商雖是新興領域,但存在時間也不短了,而且發(fā)展迅猛。社交電商連續(xù)登上熱搜的各類亂象,足以說明,加強監(jiān)管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監(jiān)管部門和行業(yè)協(xié)會都應該有所作為,找到社交電商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病根所在,以猛藥去沉疴,守住行業(yè)底線,凈化網絡空間。
關鍵詞: 病媛 社交電商 監(jiān)管力度 病房擺拍 外貌整潔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