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5月11日報道,新冠疫情進一步加快了全球的去現金化進程。法國凱捷咨詢公司的調查顯示,2021年全球無現金支付預計將比五年前增加約七成。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零售商、服務業(yè)從業(yè)者選擇使用結算軟件等金融科技類服務。
報道稱,一名在美國生活的17歲高中男生花錢不需要攜帶現金,通過一個智能移動支付系統(tǒng),他每周能得到父母轉入的50美元(1美元約合6.5元人民幣——本網注)零花錢。在咖啡廳以AA制方式就餐時,可以通過應用給朋友轉賬。搭乘地鐵時,也只需用帶有ApplePay功能的手機靠近閘機就能進出站。
根據麥肯錫咨詢公司的調查,2020年美國同時使用兩種以上數字支付手段的人占比比前一年增加13個百分點至58%。根據不同場合熟練運用多個數字支付手段的人也在增加。
報道表示,以此次疫情為契機,不僅是消費者,零售業(yè)者也在努力適應數字支付,從而助推了去現金化。
報道指出,在美國,傳統(tǒng)的金融巨頭們也在加快數字化轉型。由美國銀行等機構聯合發(fā)起成立的個人轉賬服務ZEL今年3月的用戶已達1350萬人,同比增長三成。
一名生活在紐約的女士過去都是用支票支付醫(yī)療機構的賬單,但近來改成了數字支付,因為醫(yī)生們希望她能夠使用ZEL完成支付。
報道注意到,在亞洲,率先在中國出現的無現金支付也開始在周邊國家普及,各國本土企業(yè)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支付系統(tǒng)。
在拉美,數字銀行等助推了當地社會的去現金化。美國CB風險投資公司的統(tǒng)計顯示,拉美地區(qū)的數字銀行已經超過40家。
報道指出,疫情對消費行為產生了重大影響。線上購物和訂餐平臺的使用自然少不了通過信用卡和智能手機結賬。
報道認為,如果用戶越來越多地從無現金支付中感受到便利,那么即便在疫情結束后,也不會回歸以現金為主的交易方式。
報道最后稱,去現金化也將使得打擊犯罪和保護個人信息的重要性不斷上升,人們能否主動適應“無現金”的世界也將左右金融服務從業(yè)者的未來。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