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熱度排斥癥”引發(fā)關注 不是年輕人逆反而是熱搜營銷太煩
2022-01-27 09:27:00來源: 紅網

1月26日,《中國青年報》上有人撰寫一文提出:“微博熱搜顯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有‘熱度排斥癥’。這是一種看上去冷靜的‘病癥’,也叫審美版權,指對當下大熱的東西持觀望態(tài)度,更愿意用自己的節(jié)奏接受‘安利’。受眾開始對風頭強勁的內容保持警惕心,并產生天然的排斥感了。”

各大平臺的熱搜榜看上去是信息檢索的反饋榜,實際上也是信息推送的廣告榜。不同的推送算法,反映出不同的趨利性。而人為設計的推送算法,終究針對的不是網絡,而是網友。站在榜單背后的有心人,期待利用從眾心理,自網友視野中,吸收流量。熱搜榜產品產生以來,收費推銷與自我推銷就從未止歇,“買來的熱搜”比比皆是。

恰如古話所說:“全則必缺,極則必反。”肉吃多了會膩肉,藥吃多了會耐藥,熱搜看多了也會產生“抗熱搜性”。網友產生抗拒心態(tài),開始結合自我認知分析眼前熱搜到底是“真熱”還是“虛熱”。進一步會懷疑,熱搜榜上的信息是“真”是“假”,有沒有“反轉”,有沒有“內情”。

縱觀十數年來的網絡生態(tài),網絡暴力、網絡謠言、網絡炒作等等網絡亂象起起伏伏,不知道有多少年輕人被“反復打臉”。伴隨著社會心理學的流行,正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網絡生態(tài)發(fā)展需要理性的力量。

加之,Z世代的年輕人普遍強調個性化,他人生活的熱搜,不一定是自己的熱搜。反其道而行之,或許能得到別樣的網絡體驗。在精細化生活的趨勢下,不少年輕人開始推崇網絡生活的“斷舍離”,剔除與己無關、多余冗雜、真假難辨的網絡信息,享受輕壓力、高質量的網絡生活。“熱搜排斥癥”正是舍斷的一種表現。

各大平臺的熱搜榜看似依舊火熱,同時亦在逐漸“老去”。任何網絡產品如果不能客觀反映網絡現實,無法滿足大眾需求,甚至被大眾所不信任,勢必會被網絡熱潮所淘汰。當所有人不再執(zhí)迷于熱搜,熱搜榜就沒有網絡效應。還是希望相關網絡平臺自我革新,面向網友推送更真實更精益更符合網友需求的產品,別抱著榜單故步自封。

互聯(lián)網應用侵入大眾生活,社交網絡串聯(lián)千家萬戶。“熱搜排斥癥”不是病癥,而是疫苗,意味著社交網絡進入“買方市場”。年輕群體能自主應對惡意營銷、惡意炒作,這對網絡生態(tài)健康發(fā)展來說不失為一個好趨勢。

關鍵詞: 熱度排斥癥 熱搜營銷 年輕人 審美版權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