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第26屆上海電視節(jié)開幕尚有10余天,先行公布的白玉蘭獎入圍名單已引起震蕩。
今年,白玉蘭獎最大的改變在于首次將網劇納入評獎范疇。入圍“最佳中國電視劇”評選的10部作品中,就有《鬢邊不是海棠紅》《長安十二時辰》《破冰行動》《慶余年》4部網劇。這固然說明網劇走向精品化,也更體現出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的求新求變。白玉蘭獎是電視行業(yè)風向標,今年評獎范圍進一步擴容,顯現出開放與包容。
不分平臺,看重“品質”“品相”
上海國際影視節(jié)中心副主任王曄記得,去年12月中旬,白玉蘭獎征片信息首次宣告網劇可參評后,當晚就有影視公司攜劇報名。“在中國互聯網迅猛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盡管播出渠道的選擇多樣化了,但內容為王的準則絲毫沒變。只要是精品力作,就應該納入白玉蘭評選的范圍。”她說。
今年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本屆電視節(jié)作品征集數量基本與去年持平,共收到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報名作品800多部。在征集公告中,白玉蘭獎首次將“重點視頻網站首播電視劇”列入評獎范圍。“我們強調的是電視劇的概念,不分播出平臺。”在上海國際影視節(jié)中心主任傅文霞看來,獎項評選的重要準則是“品質”與“品相”。
中國的網生影視一度出現野蠻生長、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但隨著“臺網同標”政策的持續(xù)推動,越來越多專業(yè)團隊進入網生內容的制作領域,劇集品質明顯提高。網生劇目與傳統電視劇之間的比較,也從題材尺度上的差異轉向了藝術質量上的良性競爭。“最早的網劇是網站自審,現在有一套完整的備案、播出流程,幾乎和電視劇一模一樣。這是鼓勵網劇提質的一個信號。反過來講,既然是同樣的標準,也就意味著可以一起在這個標準下競爭與評獎。”在興格傳媒事業(yè)發(fā)展部總監(jiān)、制片人陳泉看來,發(fā)展至今日,精品網劇的質量已可與電視劇相媲美。
過去一年,涌現出《長安十二時辰》《七月與安生》《錦衣之下》等一些成功“破圈”的網播電視劇。“比如《長安十二時辰》《慶余年》,如果不把它們納入白玉蘭的評選范圍,就沒有辦法百分之百地體現這一年度中國電視劇的實際面貌。”王曄說。
年年優(yōu)化,打造行業(yè)“風向標”
從入圍結果來看,在視頻網站首播的《慶余年》共拿下“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改編)”“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五項提名,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拿下“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改編)”“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美術”六項提名。此外,《鶴唳華亭》等網劇也入圍“最佳攝影”“最佳美術”等獎項的提名。
實際上,除了最受關注的網劇之外,在紀錄片類別、動畫片類別中,白玉蘭獎也首次納入了網絡播放的影片內容。
創(chuàng)辦于1986年的白玉蘭獎,每年都隨著電視領域的新變化與時俱進。王曄說,“每年進行優(yōu)化,是希望這個獎項能夠給這個行業(yè)更多的力量。”今年4月,緊隨白玉蘭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也宣布將網劇納入評選范疇。在陳泉看來,擁抱互聯網已是行業(yè)大勢所趨,“網絡每年消化的劇集數量一定大于電視臺。”就國內情形而論,有能力消化新劇的衛(wèi)視屈指可數,網絡必定是越來越重要的播出渠道。而加大對互聯網影視生態(tài)的重視,并制定順應潮流的評獎標準,也是白玉蘭獎一直保持年輕態(tài)的良方。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